王鹏元团队首次揭示材料生物学效应在神经细胞重编程的调控机制
时间:2023-01-03
来源:瓯江实验室
浏览量:259
近日,瓯江实验室特聘研究员王鹏元课题组,在美国化学学会知名杂志ACS NANO发表名为” Defined physicochemical cues steering direct neuronal reprogramming on colloidal self-assembled patterns (cSAPs)”的研究论文。
将体细胞直接转分化为诱导神经元(iNs),是近年来细胞工程学家所建立的一种有效生成神经元的方法,但是,低效率与混合的细胞亚型导致此技术在临床应用时面临困难。研究表明,体外微环境的生物物理刺激能有效地调节细胞命运,因此,本研究探索了生物物理效应对人源纤维细胞生成iN的影响。结果表明,一种由二元粒子组成的六角形紧密堆积的图案(称为胶体自组装晶体,cSAP)可以提高神经元重编程的效率,并控制iN亚型的比例。与对照相比,cSAP上的细胞表现出不同的细胞形态、特定细胞粘附标基因上调(即SDC1和ITGAV)、转录组谱富集在特定信号通路(即Hippo和Wnt)、以及染色质重塑等。结果还表明,在cSAP产生的iN具有图案依赖性,因此,每个cSAP的生物物理刺激是独特且具有排他性的。本研究揭示了细胞重编程可以通过基质的特定生物物理信号来操纵,这个发现在细胞转分化和细胞谱系转换中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第一作者为博士生Javad Harati,通讯作者为伊朗巴斯德研究所Mohammad Ali Shokrgozar教授与瓯江实验室特聘研究员王鹏元教授。
全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2c07473
相关推荐
-
Nat Commun 丨瓯江实验室李校堃院士团队肖健课题组开发生长因子动态相位自适应水凝胶实现耐药菌感染创面修复
原文地址:http://www.ojlab.cn/scientific/912.html -
Nat Microbio | 瓯江实验室苏建忠团队开发单细胞水平遗传算法揭示宿主遗传-菌群-细胞类型内在关联性
原文地址:/keyanjinzhan/901.html -
林丽组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Molecular Basis Of Disease发文RhFGF21 protects the skin from UVB irradiation in diabetic mice through the inhibition of epidermal cell apoptosis and macrophage-mediated inflammation via the SIRT1 signaling pathway
原文地址:/keyanjinzhan/895.html -
王周光组Scientific Reports发文Prelimbic cortex is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morphine-induced 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 in both resistant and sensitive mice
原文地址:/keyanjinzhan/894.html
Copyright © 瓯江实验室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10191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