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瓯江实验室李校堃院士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在线发表题目为“GF18 alleviates 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via the USP16-mediated KEAP1/Nrf2 signaling pathway in male mice”的论文。该研究证实FGF18在肝缺血再灌注过程中扮演关键作用,其可显著改善肝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损伤。从机制上来讲,FGF18的保护作用主要是通过减少USP16的表达,从而增加了KEAP1的泛素化修饰水平,进而激活Nrf2信号并最终改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此外,作者发现FGF18对USP16调控作用是通过Nrf2和USP16的负反馈调控来实现的。因此靶向FGF18/USP16/KEAP1信号通路可作为临床上改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相关病理过程的一种新策略。瓯江实验室李校堃院士,丛维涛研究员,温州大学申景岭教授为论文并列通讯作者,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博士研究生童高赞,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胰外科陈亦明主任和台州市中心医院药剂科陈茜茜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肝切除术和肝移植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手术预后。然而,肝脏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相关的损伤机制尚未被完全阐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8(FGF18)是旁分泌生长因子家族的一员,广泛参与各种细胞代谢活动,但是其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尚不明确。在本项研究中,通过一系列体内外实验旨为探究FGF18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具体调控机制。
图1 FGF18调控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图
本项研究的结果证实,FGF18在肝缺血再灌注过程中扮演关键作用,其可显著改善肝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损伤,主要体现在通过降低氧化应激以及炎症水平,最终减少肝细胞的凋亡。通过实验发现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肝星状细胞可分泌FGF18并作用于肝细胞,从而保护肝细胞。从机制上来讲,FGF18的保护作用主要是通过减少USP16的表达,随后增加了KEAP1的泛素化修饰水平,从而激活Nrf2信号并最终改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此外,FGF18对USP16调控作用是通过Nrf2和USP16的负反馈调控来实现的。因此靶向FGF18/USP16/KEAP1信号通路可作为临床上改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相关病理过程的一种新策略。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3-41800-x
撰文:童高赞
-
Nat Commun 丨瓯江实验室李校堃院士团队肖健课题组开发生长因子动态相位自适应水凝胶实现耐药菌感染创面修复
原文地址:http://www.ojlab.cn/scientific/912.html -
Nat Microbio | 瓯江实验室苏建忠团队开发单细胞水平遗传算法揭示宿主遗传-菌群-细胞类型内在关联性
原文地址:/keyanjinzhan/901.html -
林丽组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Molecular Basis Of Disease发文RhFGF21 protects the skin from UVB irradiation in diabetic mice through the inhibition of epidermal cell apoptosis and macrophage-mediated inflammation via the SIRT1 signaling pathway
原文地址:/keyanjinzhan/895.html -
王周光组Scientific Reports发文Prelimbic cortex is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morphine-induced 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 in both resistant and sensitive mice
原文地址:/keyanjinzhan/894.html